TMGM外汇平台

华泰策略:港股行业景气改善的线索

TMGM

  来源:华泰睿思

  上周港股市场总体震荡 ,观望情绪依然浓厚。下半年至今 ,南向资金累计流入超5000亿港币,基本达到我们在《香港资产重估进入新阶段》(2025.7.23)中测算的5700亿港币水平,叠加年底考核周期临近 ,后续流入动能可能放缓 。此外,情绪指标已经回归中性,南向是近期降温的新动能 。从大势上看 ,当前上下风险较为均衡,风偏较高投资者可逐步建仓,但胜率更优的大幅加仓时机或仍需等待。从行业看 ,临近三季报披露密集期但并非所有港股都会披露三季报,我们从中观景气、年度盈利预期修正以及ROE变化等综合发现,当前周期(如金属 、材料 、能源)和科技依然高景气 ,但此前景气中低位的大众消费(纺服、食品、社服)和高股息(金融和周期红利)近期磨底或出现上修迹象。

  核心观点

  周期和科技高景气,大众消费和高股息有边际改善

  从港股中观景气数据库看,1)景气保持中高位且依然增长:全球流动性宽松和涨价预期的周期方向如金属 、材料、能源等;AI产业景气上行的消费电子;兼具高股息和ROE高位 ,且顺应香港本地经济改善的香港地产和港交所景气仍上行 。2)景气处于中低位 ,但近期已经磨底或开始回升:大众消费中纺服、食品 、社服等边际回暖;以及高股息中银行、通信及公用事业等。

  盈利及营收预期修正视角下,根据彭博一致预期,1)营收方面 ,近一月境外中资股整体/非金融上修0.3%/0.2%,新消费(+1.3%)、金融红利(+0.7%) 、周期红利(+0.6%)上修居前,科技硬件、大众消费等略有上修;2)盈利层面 ,近一月境外中资股整体/非金融变动分别为0.0%/-0.4%,金融其他(主要为非银,+1.4%)、新消费(+0.9%) 、医药(+0.5%)上修居前 ,互联网(-1.4%)、地产(-1.2%)下修较多。

  ROE回升视角下,消费者服务、食品饮料与烟草 、技术硬件与设备 、家庭与个人用品2025~2026年ROE本身水平较高,且市场预期2026年可能进一步修复 。如果仅看修复程度 ,汽车与零部件、半导体、零售 、医疗保健、技术硬件与设备修复程度较高。若同时考虑在高ROE水平上再度上升,则耐用消费品与服装、科技硬件具有明显优势。

  景气改善的同时考虑估值水平,技术硬件与设备 、耐用消费品与服装、材料等具有性价比 。从2026年预期PEG角度看 ,技术硬件与设备、商业和专业服务 、材料、耐用消费品与服装PEG水平低于1 ,软件与服务、保险略高于1。PB ROE比较下,食品饮料与烟草 、消费者服务、材料、耐用消费品与服装等性价比更高。

  年内南向流入规模已接近我们测算水平,市场情绪降温至中性

  资金观望情绪依然浓厚 。截至周三 ,EPFR口径下外资上周净买入港股1.2亿美元,相较于前一周6.3亿美元有所回落;上周南向净买入港股172.8亿港币,较前一周450.9亿港币的净买入回落。此前 ,我们测算的下半年南向对港股资金增量约5700亿港币(《香港资产重估进入新阶段》,2025.7.23),年中至今已流入超5000亿港币 ,年底前获利了结压力或使得南向资金高速流入阶段接近尾声。

  情绪指标已经回归中性区间 。华泰港股情绪指标上周五回落至51.7的中性水平,南向情绪分项是最近回落的新动能 。该指标位置意味着上下风险较为均衡,风偏较高投资者可逐步建仓 ,但胜率更优的大幅加仓时机或仍需等待。

  风险提示:地缘局势波动 、政策力度不及预期。

  图表

  本周主要观点

  市场表现

  估值比较

  港股盈利

  港股资金面和市场情绪

  回购 、增发、IPO 及解禁

  风险提示

  地缘局势波动风险:地缘冲突可能抑制风险偏好,导致外资流出与市场波动性急剧升高,使得行情走势与我们的观点有所差异 。

  政策力度不及预期风险:若后续市场过热使得相关支持政策力度减弱 ,可能逆转当前的估值向上趋势或压缩交易活跃度 ,使得市场的走势与我们的观点有所差异。

海量资讯、精准解读,尽在新浪财经APP

责任编辑:郝欣煜